追捧iPhone及IPO熱 首日即沽為上
2014/09/13

開售前炒風被唱旺的iPhone 6,竟慘變陽澄湖大閘蟹,不消一星期回收價便曾一度跌穿原價,打破歷屆炒賣iPhone「必賺」傳說。筆者雖有幸於iPhone 6 首買當日成功「認購」一機,卻亦因遲了出售,利潤強差人意。現在事後孔明,人們顯然高估了大陸對iPhone6的需求以及低估了蘋果的出貨量,但回收價理應不至於上市五日旋即炒燶,筆者認為散戶及大莊對市場的反應是令回收價急挫的主因。其實炒賣新iPhone與追捧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開發行)玩法類同,讓我們看看從是次炒賣iPhone6 教訓學習認購新股要注意的地方。

認購新股的投資者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看好新股前景,欲長綫持有(iPhone用家?);另一類則是想投機短炒,盡快在新股上市沽出套利(iPhone炒家?)。用公開發售的方法招股,股東質素沒有保障,而部分散戶投資者(iPhone新手炒家?)見股價走勢不妙,即會沽售股份。所以新股的走勢通常是上市的第一日見過高位之後,很多時都會整固或下跌一段時間,消化一下獲利貨(或止蝕盤)才能再創上市後新高。

以美股Facebook (美國上市代號:FB)為例,於2012年5月18日以38元一股上市,二星期內卻已跌至28.19 元,比起上市價,足足掉了 26%。同年9月更跌破18 元,創下歷史新低,其後股價一年後終重回上升軌,才再創上市後新高。

近日新上市的阿里巴巴(美國上市代號:BABA)亦不例外,在9月19日接近兩個小時開市前詢價環節,股價節節攀升,開盤報每股92.7美元,較招股價68美元升逾36%,其後高見99.7美元,颷46%,但接下來連2日走跌,繼周一收盤重挫4.3%,周二終場再跌3.03%至每股87.17美元,2天來市值蒸發166億美元。

由此可見,若大家成功認購新股,最好還是在第一日掛牌時伺機高沽套利;散戶通常只獲派一、兩手,面對大莊「震倉」及其他炒家獲利回吐壓力無還擊之力,若揸股不止蝕恐怕要承受更大的風險。其次是隨IPO熱潮消退,很多新股上市一兩星期後,交投便會由熱轉冷,變得買賣兩閒,那時投資者想要用一個較理想價位沽出便不容易,可能要等到新股上市後首份財務報表公佈之時才有機會創新高位。故此大家還是趁新股第一日掛牌交投暢旺,輕鬆沽出較為上算。若果投資者真的對新股業績有憧憬,沽出後稍後再以低位入市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