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業務
香港交易所是《證券及期貨條例》所指的認可交易所控制人,透過其全資附屬公司聯交所及期交所經營香港唯一獲認可的證券及期貨市場,以及是香港上市發行人的前線監管機構。香港交易所與上交所及深交所合作營運滬深港通,讓香港及中國內地投資者可買賣對方市場的證券。香港交易所亦經營香港結算、期貨結算公司、聯交所期權結算所及場外結算公司,即於香港僅有獲認可的結算所。香港結算、期貨結算公司及聯交所期權結算所向其參與者提供綜合結算及交收服務,而場外結算公司則為場外利率及外匯衍生產品交易提供結算及交收服務。香港結算亦向其參與者提供存管及代理人服務。香港交易所亦通過其數據發布實體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提供市場數據。
最新業績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12個月全年業績,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為 125.4億港元,同比增幅 9.0%。 每股基本盈利 9.9057港元。 派發股息每股 4.18港元。 期內,營業額上升 9.0% 至 207.8億港元。 (公佈日期: 2022年02月24日)
業務回顧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
集資市場 香港交易所的集資市場今年非常活躍。儘管地緣政治環境動盪,香港交易所繼續是全球領先的集資中心之一,2021年全年新上市公司共98家6,集資額達3,314億元,低於2020年市場表現勁下所錄得的新上市公司共154家6及全年集資額4,002億元,但較2019年全年集資額(3,142億元)上升5%。 新經濟和生物科技公司繼續是我們集資市場的兩大增長點:年內共有59家新經濟公司在香港上市,當中包括31家採用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公司、醫療健康及生物科技公司(包括僅根據《上市規則》第十八A章上市的公司)及/或第二上市公司,佔期內香港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的88%。香港於2021年再次成為亞洲最大及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集資中心。香港的新經濟和生物科技公司的集資及投資生態圈亦不斷擴大。 目前準備來港上市的公司仍絡繹不絕,尤其是來自新經濟領域的公司和中概股來港上市的申請。 交易市場 我們的交易市場繼續保持豐富多元、深度和充裕的流動性。現貨市場的標題平均每日成交金額達1,667億元,創下新年度紀錄並較一年前增加29%。2021年全年市場總成交額創41.2萬億元新高,較2020年增加28%。證券市場市值於2021年12月底達423,811億元,較2020年12月底減少11%。 我們的產品生態圈增長強勁,繼續提升香港作為亞洲衍生產品交易中心的地位。年內香港交易所衍生產品市場的平均每日成交量錄得3%的穩健增長。證券化衍生產品(包括衍生權證、牛熊證及界內證)總成交額達49,568億元,較2020年上升8%,而香港亦連續第15年蟬聯全球最大結構性產品市場。 產品方面,生科技指數衍生產品愈來愈受市場歡迎。生科技指數期貨平均每日成交合約張數達14,718張,2021年12月28日成交合約張數更創89,967張新高。生科技指數期權成交合約張數於2021年8月19日創3,329張單日新高,未平倉合約於2021年12月29日創29,584張新高。年內我們繼續拓展產品組合,於2021年4月推出小型美元兌人民幣(香港)期貨合約,以及於2021年8月推出生指數期貨期權及生國企指數期貨期權。我們亦將香港的MSCI產品組合增至逾40隻期貨產品,其中最值一提的是我們於2021年10月推出香港首隻中國A股期貨產品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期貨合約,為全球投資者及風險管理人交易及管理中國持倉提供有效的工具,市場對此產品反應熱烈,其首日成交合約名義價值更是香港交易所旗下市場期貨合約歷來最高。 年內香港交易所繼續落實各項重點戰略,在區內處於領先國際金融市場的地位。儘管有多項戰略都是建基於過去多年努力的成果,我們也著手開拓發展各項新機遇,塑造香港交易所的未來。我們一直專注於利用我們立足中國的優勢、擴大與全球市場的聯繫和拓展產品組合,並致力構建平台以迎接未來重大趨勢和機遇,推動我們未來的發展和增長。 立足中國的優勢 年內,香港交易所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和產品組合,並提升我們作為全球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的門戶地位。中國經濟未來高速增長、資本市場持續開放以及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大實力,均吸引全球投資者關注及進入中國這重要市場;香港交易所具備獨特優勢,未來在這個生態圈繼續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拓展市場互聯互通 開創先河的內地與香港市場互聯互通機制開通七年以來持續完善和優化。2021年滬深港通再創下多項紀錄,包括北向交易及南向交易的全年成交金額分別達人民幣27.6萬億元及9.3萬億港元,較2020年上升31%及70%;以及年北向交易及南向交易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分別達人民幣1,201億元及417億港元,較2020年上升32%及71%。 2021年我們進一步拓展滬深港通,包括納入上海科創板A股及其相應H股,並正在準備納入合資格的ETF。繼去年推出香港與內地ETF互掛計劃後,香港交易所於12月24日宣布將合資格ETF納入滬深港通的最新進展,有關方案為香港及內地市場的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及更多元化的工具。 債券通北向通2021年全年成交金額創人民幣6.5萬億元新高,平均每日成交金額達人民幣266億元,較2020年上升34%。年內債券通亦作出多項優化措施,例如北向通增設第三個交易平台MarketAxess;推出CNYPlus滿足投資者的外匯風險管理需要;以及推出新的國際付費模式。 互聯互通以外 年內我們在拓展中國A股產品組合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除拓展滬深港通外,我們亦推出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期貨及小型美元兌人民幣(香港)期貨合約,為全球投資者及風險管理人管理中國持倉提供有效的工具。再加上香港市場原有的中國A股ETF產品組合,香港交易所已擁有全球最完整、最具吸引力的離岸市場中國A股產品生態圈。 為進一步加香港交易所在中國地市場的業務,年內我們完成投資廣州期貨交易所7%股權,並就戰略合作簽署諒解備忘錄。香港交易所作為首家境外機構獲准入股中國內地期貨交易所,這標誌著我們在推動中國綠色低碳及衍生產品市場發展方面的努力和承諾,亦有助加強我們在大灣區的發展,與我們現有的內地商品交易平台前海聯合交易中心相得益彰。在2021年,前海聯合交易中心的成交額亦保持勁。年我們還成立了中國業務諮詢委員會及內地市場小組,就香港交易所在中國的發展提供意見和建議。 提升我們的國際地位 我們採取了多項措施,進一步加深與全球市場的聯繫,專注滿足新一代企業的增長需求,以及提升香港交易所作為全球投資者於亞洲交易及管理風險的平台的競爭力和吸引力。 全球首選集資地 在香港交易所2018年上市改革成功的基礎上,我們繼續優化上市框架,在提供適當的投資者保障與提升市場質素和吸引力之間取得平衡。年內,我們優化及簡化了海外發行人上市制度,並就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推出新的上市規定,相關規則於2022年1月正式生效。我們亦成立了工作小組,研究如何進一步優化香港首次公開招股制度的架構。這些工作有助鞏固香港作為全球首選上市地的地位,同時進一步豐富投資者的投資機會。 另一方面,我們的產品生態圈日益擴大,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數及相關ETF以及其他期貨和期權產品越來越受歡迎。我們亦擴充在香港的專業團隊,年內又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簽署諒解備忘錄,研究新的生物科技及金融科技項目,將香港科技園公司的豐富專業知識應用在我們的上市審批中。 投資亞洲,盡在亞洲 我們繼續致力建設具競爭力和韌性、方便全球投資者於亞洲進行交易及管理風險的市場。年內,我們擴大衍生產品組合,推出了實物結算的生指數期貨期權合約及生國企指數期貨期權合約,而在MSCI期貨產品方面亦再增添兩隻新產品。 為鞏固香港交易所作為亞洲衍生產品交易中心的地位,香港交易所實施一系列市場微結構優化措施,包括市場波動調節機制及開市前時段的優化措施;並計劃於2022年推出非港元計價期貨及期權產品假期交易服務(已於2022年1月公布)。 LME推出全新的電子倉單處理程序,確保所有LME倉單均可近乎即時記錄,並以電子方式儲存。新系統增加每次記錄的數量,大大提高運作效率。 在成功推出一系列市場微結構優化措施後,我們的ETP產品生態圈大幅增長,全年先後有33隻新產品上市,淨流入資金達800億元。2021年ETP(包括ETF以及槓桿及反向產品)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增加20%至77億元(2020年:64億元)。尤其是香港股票ETF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由2020年的28億元接近倍增至2021年的54億元。我們的定息及貨幣產品和商品業務亦相當活躍,2021年新上市的債務證券數目創新高達508隻,而總發行金額達15,520億元,分別較2020年上升18%及2%。 上市債務證券總成交額達1,040億元,較2020年上升58%。 迎接大趨勢及增長機遇 香港交易所繼續加速數碼轉型以提升我們的全球競爭力,為日後進一步發展作好準備,並於年研究把握一些影響全球市場的重要大趨勢。 科技及創新 我們繼續致力實現營運現代化,年內推出新的平台和技術,同時更新多個核心交易系統。香港交易所創新實驗室繼續在核心業務職能裡應用創新技術。我們宣布於2022年第四季推出新平台FINI(FastInterface for New Issuance),預期這將使香港首次公開招股結算程序全面簡化及電子化,並有助改善熱門新股在認購期內凍結大量預付資金的情況。我們在推行HKEX Synapse方面進展良好。HKEXSynapse採用Digital Asset Modeling Language(DAML)智能合約技術,旨在簡化滬股通及深股通的交易後工作流程,現已推出試點計劃。我們亦宣布推出新措施,加強在發行人公司行動方面的適時信息披露。 LME繼續投放資源在其全球生態圈,利用科技加快可持續發展進程。年內,LME推出網上數碼登記平台LMEpassport,協助參與者披露其金屬的可持續認證。LME亦宣布與Metalshub合作,推出網上基本金屬現貨交易平台,並預計2022年初推出首隻產品–低碳鋁,進一步推動及實踐其可持續發展計劃。 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是香港交易所業務規劃的一大重點,我們致力發展可持續金融生態圈,推動亞洲以至全球的低碳轉型進程,充分把握全球綠色投資需求帶來的巨大潛力。 作為監管機構,香港交易所繼續著力支持超過2,500家香港上市公司實踐ESG戰略,包括修訂《上市規則》、刊發指引以及提供市場教育。我們刊發了《氣候信息披露指引》,協助發行人作出符合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小組(TCFD)建議的匯報,並規定自2025年起所有發行人均須作有關匯報。 我們也更新了《企業管治守則》,進一步提升上市發行人在企業管治及多元化方面的常規,包括要求發行人董事會不得只有單一性別的成員。年內我們的可持續金融投資生態圈繼續不斷擴大。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綠色、社會及可持續(GSS)債券數目亦有所增加,全年共95隻(2020年:18隻)上市,集資額超過2,800億元(2020年:667億元)。LME也在2021年7月推出了六隻新的現金結算期貨合約,為電動汽車轉型和循環經濟所需的金屬提供定價及風險管理解決方案。 市場教育和宣傳方面,我們刊發了淨零排放指引,幫助上市發行人及其他企業邁向淨零。我們在香港交易所可持續及綠色交易所(STAGE)這個多元資產可持續金融平台上推出新欄目,展示香港上市公司環境、社會及公司管治(ESG)指標。此外,我們集團亦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加入了「格拉斯哥淨零金融聯盟」(Glasgow Financial Alliance for Net Zero)及「淨零金融服務提供者聯盟」(NetZero Financial Service Providers Alliance),實踐對推動全球金融市場可持續發展的承諾,促進全球向淨零經濟轉型,以協助全球推進《巴黎協定》目標。 概覽 香港交易所2021年開局良好,全年表現均相當不俗,收入及其他收益和溢利均創新高。由於第一季交投非常活躍,該季標題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創2,244億元新高,帶動全年標題平均每日成交金額亦創1,667億元新高,較2020年所創紀錄上升29%。滬深港通成交量亦創新高,北向及南向交易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分別較2020年上升32%及71%。香港首次公開招股市場方面全年表現強勁(上半年表現尤其突出),加上大批於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準備回來上市,尤其是新經濟及生物科技公司,令新上市申請數目眾多。 收入及其他收益創210億元新高,較2020年增加9%。交易及結算費收入上升,但利息收益及來自集體投資計劃的公平值收益減少(2021年:3.64億元,2020年:4.87億元)使投資收益淨額減少,已抵銷了部分升幅。營運支出較2020年上升2%,主要是由於資訊技術維修保養支出增加,以及新產品的營銷支出和現金優惠增加。EBITDA利潤率為78%,較2020年上升1%。
業務展望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
展望2022年,全球經濟呈現增長跡象,儘管不確定因素與挑戰持續,包括近年其他國家規模龐大的財政刺激措施逐步結束、通脹壓力持續以及疫情持續未退等。但縱有這多項挑戰,香港交易所仍可利用自身優勢,在未來全球急速演變、緊密連繫的市場中擔當日趨重要的角色。展望將來,集團會致力掌握區內及業內增長機遇,包括善用其「超級聯繫人」的位置,參與科技及行業發展、持續增加產品種類,同時繼續確保旗下市場與業務展現長久穩定、強韌和可持續的實力。
資料來源: 香港交易所 (00388) 全年業績公告 |
集團主席 |
史美倫 |
發行股本(股) |
1,268M |
票面值 |
不適用 |
市價總值 (港元) |
470,875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