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33 長城汽車 [H股] - 公司概括
主要業務

集團的業務性質是汽車製造,主要經營範圍為:汽車整車及汽車零部件、配件的生產製造、銷售及相關售後服務;模具加工及製造;汽車修理;普通貨物運輸、專用運輸(廂式)。

最新業績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12個月全年業績,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為 67.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幅 25.4%。 每股基本盈利 0.73元人民幣。 派發股息每股 0.07元人民幣。 期內,營業額上升 32.0% 至 1,364.0億元人民幣,毛利率減少 1.1% 至 13.1%。 (公佈日期: 2022年03月29日)

業務回顧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

2021年是全球格局巨變的一年,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面對芯片短缺、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位等不利因素,中國汽車行業迎難而上,主動作為,展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和發展動力。2021年,對於長城汽車來說,也是變革持續深化、成果豐碩的一年:2021年,長城汽車銷售新車1,280,951輛,同比增長14 . 79%;營業總收入1,364.05億元,同比增長32.04%;淨利潤67.25億元,同比增長25.41%。經營業績、銷售、管理等方面的持續提升,是長城汽車變革突破的縮影。

新能源

回望剛剛過去的2021年,在能源安全新戰略不斷推動以及「雙碳」目標確立的背景之下,中國汽車產業變革已經正式按下了加速鍵。長城汽車所定義的綠色碳中和,即「不是被動達標的壓力,而是主動轉型的動力;不是在夾縫中求小生存,更是在新機會中謀大發展」。預計2045年,長城汽車將全面實現碳中和。面對時代發展以及能源結構變革所賦予的全新責任與要求,長城汽車提前佈局,全面響應,持續深化汽車電動化發展之路,不斷在混動、純電、氫能三大領域進行精準投入,接連推出各項戰略以及先進技術,保證諸多成熟產品迅速落地,為實現長城汽車2025戰略目標提供了強大的推力。

智能化

長城汽車將堅定不移的加速智能化轉型,圍繞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服務,建立全棧自研能力,實現三智融合,讓汽車成為會思考、能判斷、可持續生長的未來出行夥伴,實現由「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進化升級。為滿足未來軟件定義汽車需求,長城汽車當前已經擁有產品數字化中心、諾創科技等智能化組織。在汽車智能化方面,長城汽車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領域已有落地的產品,在智能服務方面長城汽車也在加快推進,從而促進整個產業生態向價值鏈後端轉移。同時長城汽車還將依託於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術,向產業互聯網公司轉型,實現產業鏈相關方的彼此鏈接、串聯協同、快速響應,為整個產業生態創造更大價值。

業務展望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

全球化

2021年,長城汽車提出了2025戰略目標,基於「全球大佈局」、「研發大投入」、「企業大變革」和「用戶大運營」的定位,長城汽車持續推進全面、徹底的創新變革,向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轉型。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公司將在全球化研發、生產、銷售體系及人才建設方面重點佈局。

在研發方面,長城汽車已在美國、日本、德國、印度等多個國家建立研發中心,形成以中國總部為核心,涵蓋歐洲、亞洲、北美的全球化研發佈局,全面覆蓋整車、核心零部件、新能源及智能化等領域研發。在生產方面,長城汽車在泰國、巴西等地建立了全工藝整車生產基地,並設置多個KD工廠。在銷售方面,截至2021年底,長城汽車已出口到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銷售渠道近700家,海外累計銷售超90萬輛。

變革創新

人才是企業的中流砥柱,是企業的發展命脈,是企業各種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長城汽車的用人理念是「不拘一格、各盡其才」,以此理念為指導方向,長城汽車啟動了「萬人計劃」和「全球人才活水計劃」,這兩個計劃不僅會在全球範圍內引入超過一萬名各類人才,還會加強員工內部流動,讓更多優秀員工異地作戰,向海外、向重點業務流動,徹底激活員工潛能。長城汽車2021年公佈了第二期股權激勵計劃,連同2020年股權激勵計劃,兩期股權激勵計劃累計授予對象超1萬人,覆蓋50%核心員工。

在組織變革方面,長城汽車通過「強後台、大中台、小前台」,建立面向全球的3.0版組織架構,打造一支多元化、優勢互補的高管團隊,並打破級別、資歷的條條框框,大膽啟用新人。一大批90後年輕骨幹,已經走到舞台中央,展示出年輕一代長城人的活力和創新力。

現在看來,一個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的輪廓已漸漸清晰,全球化是大勢所趨,長城人未來要順勢而為,才能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

未來長城汽車將會快馬加鞭,在產品技術板塊攻堅克難,將戰略化為戰果,長城汽車全體員工將會團結一致,以用戶為中心堅定自我變革,以科技創新賦能品類創新,以新品類矩陣加速全球發展,再創企業發展新高。

資料來源: 長城汽車 (02333) 全年業績公告
集團主席 魏建軍 發行股本(股) 3,100M
票面值 人民幣 1 市價總值 (港元) 38,930M

相關上市公司
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