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90 滿貫集團 - 公司概括
主要業務

主要從事大健康及生活相關產品的貿易。

最新業績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12個月全年業績,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較去年同期 61.1百萬港元收窄至 18.8百萬港元。 每股基本虧損 0.0241港元。 不派末期股息。 期內,營業額上升 75.7% 至 8.89億港元,毛利率增加 0.5% 至 17.1%。 (公佈日期: 2022年03月25日)

業務回顧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

本集團主要營運電商業務、分銷業務及零售店業務三個業務分部。本集團的電商業務包括經營網上商店及對電商客戶的批發業務。本集團的分銷業務包括向主要香港及澳門大型連鎖零售商、非連鎖零售商(主要為藥房)及貿易商分銷其消費產品。本集團的零售店業務包括透過其於澳門的實體零售店銷售產品。電商業務及分銷業務為本集團的主要經營分部。

於2021年財政年度,本集團錄得的收入888.9百萬港元,較於2020年財政年度506.0百萬港元上升75.7%。董事將該收入增長歸因發展及擴大電子商務銷售方面的持續努力而使電子商務銷售大幅增長。

本集團於2021年財政年度的綜合虧損大幅收窄71.5%至17.4百萬港元(2020年財政年度:綜合虧損61.0百萬港元),本集團的2021年財政年度綜合虧損下降乃主要由於收入及毛利增長。

相對於2021年財政年度上半年(「2021年上半年」)的虧損,本集團於2021年財政年度下半年(「2021年下半年」)的經營業績已轉虧為盈而錄得溢利。本集團2021年上半年錄得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未經審核虧損約11.0百萬港元,而該虧損包括與投資健倍苗苗(保健)有限公司(「健倍苗苗」;股份代號:2161.HK)有關的公平值收益9.6百萬港元,該投資是本集團在健倍苗苗於2021年2月5日於聯交所上市前投資。2021年下半年,本集團對健倍苗苗的投資錄得公平值虧損約9.0百萬港元。撇除投資健倍苗苗的公平值虧損,本集團於2021年下半年的經營溢利為1.2百萬港元。

於2021年財政年度,由於疫情持續以及香港特區政府實施的旅遊限制及社交距離措施仍然存在,香港的分銷業務只能穩步復蘇。至於澳門的分銷業務,由於澳門疫情相對上較為受控,並早於2020年下半年與內地通關,兩地旅客恢復往來。本集團亦早著先機,以捉緊澳門經濟復蘇所帶來的機遇,於2020年下旬收購了一家澳門分銷商80%股權,擴大了本集團於澳門的業務。於本財政年度,本集團於澳門的分銷業務錄得銷售額92.5百萬港元,較2020年財政年度的39.6百萬港元大幅上升133.6%。

而相對於受到疫情影響的分銷業務,電商業務較上個年度繼續錄得顯著增長。於本財政年度,本集團的電商銷售收入達546.0百萬港元,較上個年度224.7百萬港元上升1.4倍,反映本集團線上線下雙輪驅動銷售策略成功。為了避免外出增加染病機會,加上內地的旅遊限制,消費者紛紛轉往網上電18

商平台消費,本集團的電商業務亦因而受惠。本集團的電商收入主要來自中國內地,估計是因為內地消費者未能通過自由行來港,而轉往電商平台購買信譽良好的產品,造就集團的內地業務收入上升。本集團預期消費者由線下轉往線上購物的趨勢將會持續,將繼續積極開拓中國內地的市場,以應對電商業務的擴張。

另外,本集團一直積極搜羅更多優質大健康及生活相關產品,致力為消費者帶來健康及充滿活力的生活方式。於本財政年度,本集團已成功取得若干品牌新產品的代理權。由本公司主要股東之一的華潤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華潤醫藥」;股份代號:3320.HK)牽頭,與本集團成功攜手取得美國銷量第一益生菌品牌Culturelle(「康萃樂」)的中國線上及線下總代理權。康萃樂為本集團於本財政年度取得的新品牌,其於美國益生菌產品市場處於領先地位。本集團預期康萃樂的產品銷售將成為銷售增長的其中一項主要動力,而於本財政年度,康萃樂的產品開展銷售也是集團內地業務收入增加的另一主因。

同時,集團一直積極拓展線上至線下「O2O」業務及線上線下雙輪驅動銷售模式,並成功取得澳洲No.1手霜品牌DU'IT的中國線下代理,於2021年下半年已於山姆會員店、KKV、調色師、津梁生活及天虹商場銷售。DU'IT及康萃樂的產品將會是本集團銷售增長的其中一項主要動力。

於本財政年度,滿貫集團與健倍苗苗之附屬公司成立了一間新合營公司,研製自有品牌產品,攜手拓展保健品市場,以利用兩個集團各自的優勢組建更緊密的聯盟,以實施若干戰略合作。合資夥伴希望利用健倍苗苗的強大開發及製造能力以研製迎合市場趨勢及消費者需求的若干自有品牌產品,並利用本集團的品牌管理專長及分銷管道分銷該等自有品牌產品,搶佔產品市場份額。合營公司由本集團及健倍苗苗分別擁有50%,並由兩個集團共同控制。有關詳情,請參考本公司日期為2021年4月8日的自願公告。自有品牌「田心日辰」及「修腩專家」自2021年起已推出多款保健產品,為集團的銷售份額作出貢獻,預期未來將繼續推出更多新產品擴大產品組合及優化毛利率。

於本財政年度,集團已完成第一輪佈局,在澳洲、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澳門及泰國均已成立採購中心,作為全渠道品牌營銷及管理集成服務商,集團的版圖進一步擴充。本集團將會繼續搜羅各種優質保健及美容產品,以進一步擴展集團產品組合的多樣性。

業務展望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

2019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加快了消費者從線下轉向線上的勢頭。

這個現象體現於本集團的中國跨境電商業務於疫情期間錄得逆境增長。董事預期,網上購物的趨勢將在未來持續,因此本集團將捉緊機遇,投放更多資源於電商業務上,繼續尋求與知名品牌的合作機會並協助其開拓國內電商市場。

截至2021年,集團提供共超過1,500項產品,一直積極為消費者提供新產品及自有品牌產品,並將其於旗下渠道分銷,包括香港、澳門、以及內地的線上及線下渠道。集團將繼續搜羅新產品,豐富產品組合。由於自有品牌產品及線下渠道所分銷的產品相對較為有利帶動集團的毛利率,故此集團的毛利率將得到增長動力。另外,基於香港市場於受疫情影響前的毛利率一直維持於可觀的水平,當本地疫情緩和,有望在通關且兩地恢復正常往來後,集團的毛利率亦將有望進一步改善。集團與華潤醫藥取得康萃樂品牌下若干保健產品的中國總代理權,亦令集團將循著華潤醫藥集團的國內龐大網絡,於線上及線下途徑為國內消費者帶來優質的產品,預期康萃樂將成為銷售增長的其中一項主要動力。

國家政策方面,於2020年11月,中國中央政府發佈《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創新發展工作方案》(「工作方案」),當中規定(其中包括)允許在大灣區地九個城市開展業務的指定醫療機構經審批後使用具有緊急臨床用途的香港註冊藥物,以及簡化進口香港註冊供外用中成藥(「中成藥」)的註冊程序,成功獲審批的中成藥可在大灣區銷售。相關措施大大便利了香港中成藥製造商開拓市場,更為香港中醫藥界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董事預期,工作方案的實施將為本集團帶來巨大商機,為其於大灣區的醫院採購產品,包括臨床急需進口藥品和醫療器械。至於中成藥方面,於本財政年度,本集團與華潤醫藥之非全資附屬公司–華潤廣東醫藥有限公司(「華潤廣東」),以及香港國標檢驗檢測有限公司(「國標」)訂立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就於大灣區提供藥品研發及全面商業化生產的綜合服務等多個領域,進一步開拓廣泛合作的商機,達成初步共識。有關詳情,請參閱本公司日期為2021年11月22日的自願公告。此次合作配合國家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策,廣東省藥監局早前公佈,只要經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批准註冊,並在香港使用五年以上的傳統外用中成藥的註冊持有人,可透過簡化的流程提交註冊申請,成功獲審批的中成藥可在大灣區銷售,意味著香港註冊傳統外用中成藥,在大灣區註冊及銷售的審批流程得到簡化,為滿貫集團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業務帶來重大的契機。集團目前正積極推進相關工作,期望日後開始協助客戶完成產品註冊。

在中國利好政策的背景下,以及與華潤廣東及國標的鐵三角合作背景之下,集團於本財政年度進軍國內龐大的中成藥藍海市場,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醫藥及保健產品市場,前景及增長空間廣闊,為集團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業務帶來重大的契機,期望將香港、澳門優質的中成藥品牌帶入整個中國地區的中成藥藍海市場。

由於中國國內人口基數龐大,對於信譽良好的中成藥及保健品的需求殷切,再加上上述利好政策,本集團預期未來業務增長點主要來自國內市場,並將繼續大力開拓國內市場,抓緊大灣區機遇。本集團已於2020年初與本公司主要股東之一華潤醫藥的全資附屬公司在中國成立一家合資公司。該合資企業已於2021年第四季開始運作,透過有效利用華潤醫藥覆蓋全國的超過110,000個下游客戶及中國內地超過840家自家零售藥房的銷售網絡,積極拓展內地線下市場,分銷由本集團從海外各地為中國消費者搜羅之優質產品。本集團預期將於2022年開始受益於該合資企業。

本集團將繼續發展O2O業務及線上線下雙輪驅動分銷模式,維持集團電商業務的強大優勢,同時大力開拓大灣區的線下分銷業務,務求能做到為品牌商提供更全面之一站式全渠道品牌營銷及管理服務,能覆蓋中港澳地區,也函蓋了線上及線下渠道。本集團亦將持審慎態度及不斷探索併購的良機,尋找更多有利集團發展的合作方案,同時持續監督疫情的發展及積極應對以減輕疫情爆發對本集團表現的影響,為股東爭取最大回報。

資料來源: 滿貫集團 (03390) 全年業績公告
集團主席 王嘉俊 發行股本(股) 800M
票面值 港元 0.01 市價總值 (港元) 1,016M

相關上市公司
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