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97 九龍倉置業 - 公司概括
主要業務

主要業務為發展、擁有及營運位於香港的物業和酒店作投資用途。

最新業績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12個月全年業績,期內業績扭虧為盈,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為 43.9億港元,而去年同期虧損為 78.5億港元。 每股基本盈利 1.4463港元。 派發股息每股 0.64港元。 期內,營業額上升 3.4% 至 160.4億港元,毛利率減少 5.1% 至 66.7%。 (公佈日期: 2022年03月03日)

業務回顧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

二○二一年本地社交距離措施暫時放寬,加上政府推出消費券計劃,本港消費意欲隨之見起色。是年本地生產總值回升6%,零售銷售額自二○二○年的低基數上升8%,惟上述指標仍未回復至新冠疫情前水平,皆因旅客消費仍然絕跡。

在集團加大力度為商場活動進行市場推廣和密集宣傳下,海港城和時代廣場在二○二一年錄得高於市場的零售銷售額增長。零售商紛紛趁目前市況作出租賃承諾,集團亦繼續加強品牌價值,並引入新品牌。市值租金經過兩年壓抑後趨於穩定。

寫字樓方面,在需求疲弱兼供應過剩下,市場仍然偏軟。有租戶縮減規模,不過第四季開始出現搬遷升級的情況。寫字樓空置率同樣在第四季回穩,惟鑒於經濟狀況和即將落成的大量供應,租金假以時日方會明顯提升。

隨本港疫情暫時受控,本地消費回暖,酒店入住率顯著改善。惟競爭非常激烈,而且虧蝕連連的市況持續。踏入二○二二年,針對新一波新冠疫情的新一輪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再度置酒吧、餐廳及活動業務於水深火熱之中。

集團收入增加3%,營業盈利跌幅收窄至9%,基礎淨盈利跌幅則收窄至13%。租金仍然受壓,而為了爭取本地市場,集團投入市場推廣的開支倍增。集團及時密切檢討市場推廣及宣傳開支,以有效應對市場變化。

海港城

整體收入(包括酒店)下跌8%。

商場

海港城積極行動,多次推出廣受歡迎的消費券換領計劃,並提升面向廣東道的店面,以鞏固其市場主導地位及強化群聚效應。零售銷售額因而錄得持續增長,這主要是由頂級租戶較強勁的復甦所帶動。然而租金表現落後。商場收入下跌7%。

海港城按嚴格準則挑選商戶進駐,年杪的出租率上升至93%。優質零售商趁目前市況進駐或拓展門店,海港城因而迎來了上百家新店。

繼廣東道臨街的Herms旗艦店取得成功後,多個著名品牌亦紛紛沿廣東道開設全新旗艦店,包括Dior、Piaget、Miu Miu及Salvatore Ferragamo。海港城亦迎來了MEMO、SoundUnited、Creed和Valentino Beauty的首間香港門店及Moncler Enfant、Rituals、KEF、Lalique和Aerie的首間九龍門店。

門店進行擴充或策略性搬遷的品牌有Van Cleef & Arpels、Audemars Piguet、Roger Dubuis、Loewe、Delvaux、Dior、Fendi、Max Mara、Maison Margiela、Alexanderwang及Log-on。另外,A. Lange & Sohne、Michael Kors、Ports International、National Geographic、Valmont及Under Armour等品牌則是首次進駐。新引入的餐廳有鮨央泰、滿天星、HONBO、InfinitiC、Xun及園竹語,令餐飲選擇更加豐富,吸引本地食客到訪品嚐。

海港城致力為顧客提供安全及令人驚喜的購物體驗,同時與租戶締造雙贏的盈利能力。待邊境放寬、旅客重臨,商場會推出一系列市場推廣活動把握商機。

寫字樓

租務市場動力稍有改善,但由於企業不斷縮減業務,尖沙咀的寫字樓淨吸納量持續錄得負數。雖然面對激烈競爭,海港城的寫字樓出租率在年杪時得以上升至85%。由於租金調整,收入下跌11%。

酒店及會所

在旅遊限制和社交距離措施下,馬哥孛羅香港酒店和港威酒店仍然陷於苦戰,目前主攻本地市場,推出各式新穎的宅度假套餐、長期住宿優惠及餐飲選擇以吸引本地客。

太子酒店停業作翻新,加入全新當代元素,將待各地放寬跨境管制後重新開業。與此同時,新餐廳SAVVY經已於二○二一年十一月開業,分為時尚酒吧、優雅酒廊和個性不凡的都市餐廳三個鮮明分區,提供中式、東南亞和西式美饌。

太平洋會獲備受敬重的The Club Leaders Forum Advisory Board選為二○二二/二三年度「Top 100 Platinum Clubs of the World」的城市會所,證明太平洋會的設施和服務質素卓越。

時代廣場

整體收入下跌9%。

商場

疫情曠日持久,零售商紛紛整合銷售點。集團為提升租戶盈利能力及豐富顧客購物體驗,年內繼續積極進行市場推廣活動以帶動銷售,其中包括「Happy Rewards」優惠券換領計劃,成功令租戶連續第五個季度錄得高於市場的銷售增長。商場收入下跌11%。

時代廣場繼續加強租戶陣容,出租率上升至95%。新引入的商戶包括Alexander McQueen、Qeelin、MCM、Jaeger LeCoultre、Cartier、三寶鐘錶珠寶、MARCCAIN及Vivienne Tam。新進駐的餐飲選擇有香港首間花漾新加坡喇沙.蝦麵.海南雞、川川、悅及上村牧場。英皇戲院亦於二○二一年十二月開幕,以全新形象示人。

寫字樓

市場上有大量選擇,同時間需求疲弱,因此租賃市場仍然競爭激烈。注重成本的租戶對業務進行整合或搬遷是租賃需求的來源。年杪的出租率略升至89%。收入下跌5%。

中環組合

會德豐大廈和卡佛大廈是位於中環的優質商業物業。兩項物業擁有多元化租戶,故即使寫字樓市場表現疲軟,其出租率在逆勢中仍繼續展現韌力。會德豐大廈的寫字樓出租率為94%,卡佛大廈的寫字樓出租率則為98%。兩項物業的零售部分皆全部租出。收入下跌4%。

尼依格羅品牌旗下的香港美利酒店的每間可出租客房收入一直超越競爭對手。其推出的宅度假優惠套餐及主題活動大受歡迎,帶動入住率上升,這有助其於二○二一年轉虧為盈,錄得營業毛利。

荷里活廣場

位於九龍東第二個核心商業區的荷里活廣場為當區居民提供各式各樣零售選擇,故疫情肆虐以來表現一直強韌。年杪的出租率為97%。收入下跌4%。

商場配合政府的消費券計劃,舉行宣傳活動,刺激顧客消費意欲。年內招徠時裝、美容和配飾、餐飲、保健、服務、家品及生活時尚等不同範疇的商戶,以迎合市場需要。

荷里活廣場能直達鑽石山港鐵站,其為觀塘與新開通的屯馬的轉乘站,其地理優勢已拓展至兩條地下鐵沿。

新加坡資產

新加坡在二○二一年下半年過渡到邁向「堅強抗疫社會」。雖然社交距離措施已放寬,但零售市場仍受疫情困擾。

會德豐廣場和Scotts Square商場位於享負盛名的烏節路購物帶核心段。兩項物業的商場於年杪的出租率分別為95%及77%。會德豐廣場的寫字樓出租率為90%,保持穩定。

業務展望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

集團的投資物業和酒店會否出現有意義的復甦,必然取決於疫情是否受控,以重開本地市場及邊境。

資料來源: 九龍倉置業 (01997) 全年業績公告
集團主席 吳天海 發行股本(股) 3,036M
票面值 港元 0.1 市價總值 (港元) 117,957M

相關上市公司
股票編號 公司名稱 股票編號 公司名稱
00004 九龍倉集團 00051 海港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