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業務
主要業務為香港及內地的投資及發展物業、酒店和管理,以及物流業務。
最新業績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12個月全年業績,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為 60.2億港元,同比增幅 55.8%。 每股基本盈利 1.9702港元。 派發股息每股 0.2港元。 期內,營業額上升 6.6% 至 223.8億港元,毛利率減少 14.3% 至 50.6%。 (公佈日期: 2022年03月09日)
業務回顧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
香港物業 按應佔份額計入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分部收入增加至港幣四十三億一千七百萬元,營業盈利增加至港幣十四億九千二百萬元。集團出售其荃灣有線電視大樓及OneMidtown餘下權益亦產生了港幣五億七千三百萬元的收益。 山頂物業組合 集團的豪華山頂物業組合由珍罕獨特的物業組成,繼續以頂尖的定制質量和工藝為特色,滿足獨具品味且不會購買預售樓花的顧客需求。此發展項目的特點因而是注重奢華細節、高預算的發展成本、發展銷售期長及資本密集度高。 年內Mount Nicholson(集團佔50%權益)的已簽約銷售總額為港幣二十一億元。項目於二○一○年展開,六十七個單位中有十個未售。 77/79 Peak Road合共以港幣三十九億元售出六座洋房。項目於二○一二年展開,二○二一年完成首售。 中國內地發展物業 嚴控樓價措施及其它規管政策增加了投資風險,集團對購入新地塊變得更加精挑細選。與此同時,集團的土地儲備已按市價計值,但仍在調整。 按應佔份額計入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二○二一年內確認入賬的收入增加64%至港幣二百八十八億七千五百萬元,營業盈利減少至港幣二十九億一千三百萬元。 應佔已簽約銷售額達人民幣一百三十九億元(二○二○年:人民幣一百七十四億元),涉及三千六百二十五個單位共四十五萬二千平方米,主要是杭州和蘇州項目作出貢獻。及至年杪,未確認銷售額為人民幣一百六十七億元,涉及面積五十萬平方米。集團的土地儲備進一步減少至二百一十萬平方米。 中國內地投資物業 從約二十年前初萌芽的細小基礎做起,集團積極的努力開始取得成果,以實現在大部分土地所剩餘的二十至三十年租賃期內產生適當回報的計劃。然而,市場動態發生了變化,競爭明顯加劇。 是年上半年的零售銷售由二○二○年因新冠疫情而受壓的特低基數反彈,但迅速放緩,尤其是自第四季起。來自其它商場的競爭加劇。與此同時,寫字樓市場需求停滯及嚴重供過於求,令出租率及租金皆受損。 與二○二○年的低基數相比,收入增加28%至港幣五十三億六千六百萬元,營業盈利增加37%至港幣三十五億二千九百萬元。惟人民幣利息成本及內地企業所得稅和股息預扣稅大幅降低淨收益。 九龍倉酒店 年內,集團在中國內地、香港及菲律賓管理十七間酒店,合共提供超過5,000間客房。蘇州尼依格羅酒店於二○二一年四月開業,是第五間加入尼依格羅酒店豪華品牌的酒店,另外十二間酒店屬於馬哥孛羅酒店經典品牌。集團擁有三間上述酒店,另有一間透過佔一半權益的合營公司擁有。 新冠疫情在二○二○年重創酒店業,到了二○二一年仍未擺脫其陰影。香港和菲律賓的酒店遭受的影響最為嚴重。這導致某些酒店全面或部分關閉,而大多數酒店均錄得嚴重虧損。管理費收入受到直接打擊。 受低基數影響,分部收入增加26%至港幣四億九千七百萬元,營業盈利為港幣三千九百萬元。 物流 由疫情導致的供應鏈阻斷,令全球港口及物流中心堵塞,而需求飆升則給貨運站加添壓力。空運貨量維持強勁,分部收入增加17%至港幣三十億零二百萬元,營業盈利增加55%至港幣七億七千一百萬元。 現代貨箱碼碩 葵青貨櫃碼頭倚重價格極受市場波動影響的貨物轉運業務,因而面臨區內的激烈競爭。碼頭缺地和中轉貨櫃數量增加限制了其把握增長機會的能力。 於香港處理的吞吐量維持於四百九十萬個標準箱,深圳大鏟灣碼頭(現代貨箱碼頭持有65%權益)的吞吐量上升26%至一百七十萬個標準箱,蛇口集裝箱碼頭(現代貨箱碼頭持有20%權益)的吞吐量下跌2%至五百七十萬個標準箱。 香港空運貨站 空運業受惠於貨櫃短缺及主要港口擠塞所導致的海運阻斷。香港空運貨站(集團佔20.8%權益)於二○二一年處理了二百萬噸貨物,增長率為19%。
業務展望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
二○二一年由低基數出現令人鼓舞的反彈後,由於新冠疫情、通脹、加息及供應鏈挑戰所帶來的不確定性揮之不去,二○二二年全球增長必然減速。高傳染性的變種新冠病毒株出現,意味經濟活動會持續受到干擾。在歐洲的戰爭所產生的後果也會對全球造成重大影響。 在中國內地,政府將可持續發展置於增長之上,並為此推出了一系列監管政策。這場去槓桿浪潮重創高負債的房地產行業,再加上中美局勢緊張等挑戰,已開始對二○二二年的經濟產生連鎖反應。因此,增長幾乎無可避免地會在短期內放緩,對集團的內地業務構成下行風險。 政府公布的北部都會區和明日大嶼願景是策略性大型發展項目,為未來二十年應付香港住屋和城市需求的路線圖提供龐大的發展背景。雖然不無挑戰,但我們始終專注於滿足置業人士的特別需求,符合我們集團的發展政策。根據一貫的政府土地政策來對本地市場作出展望,前景合理平衡、波動減少。 與此同時,物流業將繼續應對區域競爭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
資料來源: 九龍倉集團 (00004) 全年業績公告 |
集團主席 |
吳天海 |
發行股本(股) |
3,056M |
票面值 |
不適用 |
市價總值 (港元) |
73,039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