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 (星期三)24°C 74
  news
 
日期:

本田汽車重建供應鏈 目標九成售美汽車在地生產

15/4/2025 21:53
因應美國政府對汽車加徵關稅25%,為了降低影響,日本本田汽車(Honda)考慮重建供應鏈,計劃把主力車種生產地從加拿大和墨西哥轉移至美國,計劃2至3年內提高在美國產量最多三成,藉此讓九成在美國銷售的汽車能夠在本地生產。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汽車製造商過去利用美墨加貿易協定(USMCA)的關稅豁免,建立在人工成本較低的加拿大與墨西哥生產,再出口到美國的盈利模式。 然而,這次加徵關稅百分之25也涵蓋了該協定,雖然可以透過提高美國汽車零組件使用比例來減輕負擔,但仍會對經營造成影響,因此本田決定改變出口模式。

本田在美國的累計銷售量達142萬輛,佔全球總銷售量近四成,其中約100萬輛,也就是約七成在美國本地生產。 如果把在美國的產量提高三成換算為至130萬輛,就能讓總數約九成在美國銷售的車輛實現本地生產。

目前本田每年有約50萬輛汽車進口美國,其中以來自加拿大的30萬輛最多。 由於加拿大廠生產主力車種為CR-V和Civic,可能成為轉移至美國生產的候選對象。

這兩款車種目前在美國都有生產,不過為了因應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關稅,本田正在考慮增加人力輪班,例如將現行的兩班制改為三班制,甚至在周末也開工。 由於還需要零組件供應網的配合,預計完成整體生產轉移至少需要兩年。

此外,本田也在考慮把目前在墨西哥生產的小型SUV「HR-V」轉移至美國生產。 由於這款車種目前尚未在美國生產,因此必須增加投資。

如果美國加關稅,本田預計每年將增加約7000億日圓成本。 儘管美國當地因為通脹導致人事成本上升,但本田評估為了降低關稅帶來的衝擊,依然有必要強化在地生產。



|

回主頁關於我們 使用條款及細則版權及免責聲明私隱政策聯絡我們

新城廣播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Metro Broadcast Corpor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