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衍生工具市場的對奕講求 Trading ideas

17/5/2014 16:22



主持:朱子昭、何敏
嘉賓:香港財經分析師學會委員 林景蔚
節目內容:機構投資操作結構衍生工具的特色

衍生工具專業人員視野要擴闊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衍生工具市場出現不少變化,無論投資產品、成交、市場環境及投資者態度,都跟以前不盡相同,挑戰亦愈來愈大,在金融業工作超過10年的衍生工具策略師林景蔚【圖】指出,要適應新格局,衍生工具專業人員的視野,都明顯擴濶了。

林景蔚說,在2008年之後,衍生工具市場出現不少轉變,首先交投比以前收縮了,原因是基金投資的資產減少,他們在投資方面,亦希望選擇透明度較高的工具;其次在雷曼事件之後,投資者的取態傾向速戰速決,不想持貨太久,同時對複雜產品的興趣亦較低。

另方面,銀行更加注重風險,推出的產品也沒有以前般複雜,普遍以基本投資產品,如認購或認沽備兌認股證、港交所(388)發行的期貨、期權等為主。

他說,近幾年港股的交投明顯減少,每日的成交量從2007年的過千億元,下降至現在平均約五六百億元,在這情況下,由股票衍生出來的投資工具,買賣自然也減少了。

隨着市場的變化,衍生工具從業員在策略上亦不斷作出調整,他指出,以往分析員多只會留意股票的波動,較少理會其他資產的表現,但 2008年之後,宏觀因素對市場的影響明顯增加,所以他們也會留意其他中央銀行,特別是美國聯儲局的舉動,以便了解市場取向;此外,分析範圍亦都變得更 廣,例如會研究10年期國債的走勢及其對股市的影響,又會留意金價變動跟股市的關係等。


收聽 第一節

棋壇高手每天入交易戰場

作為衍生工具策略員,實戰經驗對工作非常重要,不過,對於擁有CFA資歷的林景蔚認為,CFA為個人工作帶來不少裨益,課程本身提供了理論基礎,同時,在衍生工具投資這個着重計算及分析的領域,CFA資歷差不多成為取錄從業員的必然條件。

林景蔚在英國劍橋大學取得數學與統計學哲學碩士,並同時是象棋高手,曾在香港的象棋比賽摘冠,可謂精於計算和部署,對於每日工作走入前線交易室的專業人員,這些亦是掌握大局的重要元素。

他說,走入交易室,就如走入戰場,最重要的是掌握時間,出貨、入貨都講求快、狠、準。一般來說,交易室是較為嘈雜的地方,從業員不時大 聲叫囂,對他們來說,這是必須的,要讓大家知道他們的戰況及做到的戰績,有時也真的要「聲大夾惡」,特別在2008年之後,市場比以前收縮了,為保優勢大 家會積極爭取成績。

在近期市場發展方面,新經濟股份仍然受到注視,不少股份經過一輪熱捧之後,最近遇到龐大沽售壓力,他指出,美國的科網股亦有同樣遭遇, 即使業績理想仍被沽售,原因可能是基金要套現應付投資者的贖回潮,同時,阿里巴巴美國上市在即,部分投資者可能先沽出一些股份,以備資金迎接這隻超大型新 股。在這個技術性超賣的情況下,投資者可以留意一些業績理想的新經濟股份。


收聽 第二節

新經濟股出現技術性超賣

他說,隨着滬港通快將實行,投資者要留意在兩地同時上市股份的差價,近期國企指數首十大的H股,股價普遍比A股高出7%至8%之多,由於投資者日後可以在A股買賣,這些較昂貴的H股未來要進一步上升,相信較為困難。

鳴謝:香港財經分析師學會(HKSFA)、信報
文字轉載:本周節目將於下周五的信報財經新聞轉載


 



節目主持       




查詢者名 :
股票編號 :
買入價 :
出入市指標:
投資時限 :
 
基本因素 :
 
 
























回主頁 關於我們使用條款及細則版權及免責聲明私隱政策 聯絡我們

Copyright 2018© Metro Broadcast Corpor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metroradio.com.hk會員登入
登入名稱/電郵:
密碼:
 
新用戶? 忘記密碼?
使用
Facebook帳號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