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 (星期三)23°C 73
  news
 
日期:

美擬中資船舶徵費恐推高全球運費

15/4/2025 22:22
美國總統特朗普擬對中國運營或中國建造的船隻,每次靠泊美國港口徵收至少100萬美元費用,以推動美國造船業復興。 有分析指,考慮到當前船隊和訂單中,中國船舶所佔比重,這項政策一旦實施,將迅速推高全球航運公司的運營成本。

彭博報道,挪威海空運費率分析平台Xeneta首席分析師桑德(Peter Sand)預計,這一政策最終會被落實,可能會有些微調,但費用總歸會到來。 航運公司不得不對其航線網絡,進行大規模調整,而這本身也將帶來高昂代價。

中國運營商的處境尤為不利,因為其船隊幾乎全部由本國船廠建造。 然而,即使是世界兩大航運巨頭--地中海航運公司(MSC)與馬士基航運公司(Maersk)也難以置身事外。 航運數據提供商Alphaliner的數據顯示,這兩家公司的在役船隊中,約四分之一是在中國建造的,而其在建訂單中,對中國船廠的依賴則更為顯著。 MSC有超過九成的新船訂單交由中方承建,馬士基這一比例也超過七成。 由此推算,兩家公司面臨的「入港稅」將隨對中國依賴程度上升而水漲船高。

桑德估計,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每次美國靠港的徵費,可能高達310萬美元,因其現有船隊和所有新造船舶均產自中國;而MSC與馬士基的預估費用則略低於100萬美元。

英國海運研究機構克拉克森斯研究(Clarksons Research)則測算,若計劃全面實施,美國財政部門或將因此新增約400億至520億美元收入。

儘管政策前景尚不明朗,航運公司並未停止在中國下單。 Alphaliner航運分析師勒奧斯蒂克(Mael Pape-Leostic)表示,各大船公司仍持續向中國船廠下單。 例如,MSC、 達飛(CMA CGM)與長榮(Evergreen)分別在今年2月和3月在中國訂購「巨無霸」級船舶。

為減少潛在損失,多家航運公司已著手調整船舶部署,將中國產船隻逐步撤出美國航線。 桑德指出,減少對美靠港次數雖可緩解部分稅負,卻可能加劇港口擁堵,推高運費。 此外,由馬士基與赫伯羅特(Hapag-Lloyd)組成的Gemini新聯盟,因其在港口停靠策略上不同於MSC,或將具備一定優勢。



|

回主頁關於我們 使用條款及細則版權及免責聲明私隱政策聯絡我們

新城廣播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Metro Broadcast Corpor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